【政策风向】三部委联合整治行业乱象
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上,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、国资委三部门负责人集体发声,将针对汽车行业"内卷式"竞争实施系统治理。数据显示,2024年新能源汽车企业平均利润率已跌破4%警戒线,全行业面临"增收不增利"的结构性困局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郑备指出,当前存在企业以"自杀式降价"(平均降价幅度达9.2%)抢占市场份额,已导致全年零售市场损失超1700亿元,并引发供应链技术降级等次生危机。
【行业困局】价格战背后的三重危机
全产业链利润塌方:整车企业亏损面扩大至60%,蔚来、小米等新势力单车亏损超5万元;经销商盈利比例跌破40%红线,84%企业遭遇价格倒挂。
技术研发投入萎缩:动力电池等关键领域研发投入同比下降12%,智能驾驶技术开发周期被压缩30%,行业专利申报量出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。
质量安全隐忧加剧:行业调查显示,63%的供应商承认迫于成本压力降低零部件标准,车规级芯片使用率下降至71%。
【治理路径】结构性改革组合拳
•产能优化:建立200万辆/年产能预警机制,推动"僵尸企业"退出,严控地方政府重复招商
•质量监管:实施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,建立动态安全抽检数据库
•创新引导:设立150亿元产业升级基金,重点支持固态电池、车规芯片等核心技术攻关
•市场规范:启动"清朗车市"专项行动,建立车企信用红黑名单制度
【产业转型】破局"内卷"的四维重构
技术差异化:从参数竞赛转向场景创新,开发适老化、高原特化等细分市场产品
服务增值化:构建"硬件+软件+服务"盈利模式,拓展充电生态、数据服务等新增长极
出海升级:建立海外研发中心+KD工厂+品牌体验店三维出海体系
产业链重塑:构建"主机厂-Tier0.5供应商"联合研发机制,形成技术共生体
【专家视点】
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指出:"破局关键在于建立新的价值评价体系,应从单一的销量指标转向技术创新、质量安全、全球化等多元维度。"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强调:"治理内卷需建立长效机制,建议修订《汽车行业反不正当竞争条例》,将研发投入强度、专利质量等纳入考核。"
当前,随着三部委联合治理方案的落地,汽车行业正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。数据显示,2025年Q1行业研发投入已环比回升18%,技术交易额同比增长27%,预示着产业转型的积极信号。这场反内卷攻坚战,或将重构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图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