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快讯>正文

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第一产业增长3.7%支撑国民经济发展

时间:2025-07-19作者:中金在线阅读:11分类:快讯

 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1172亿元,同比增长3.7%。今年以来,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,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,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、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各项工作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、稳中向好的态势,夏粮实现稳产丰收,农民收入稳步增长,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,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
1.png

  在粮食生产方面,全年粮食分为夏粮、早稻和秋粮三大板块。今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2994.8亿斤,成为仅次于去年的历史第二高产年,充分体现了粮食生产基础的稳固性。夏粮作为全年粮食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,占比超过两成,主要涉及口粮小麦的生产。据统计,25个有夏粮生产任务的省份中,20个省份的播种面积同比增加,亩产达到375.6公斤,比去年略有提升。尽管局部地区遭遇旱情影响,但通过各方共同努力,夏粮品质总体优于去年,小麦的容重、湿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均有显著提升。早稻目前已收获约六成,预计将迎来丰收,而秋粮面积预计稳中略增,整体长势正常偏好。为确保秋粮丰收,农业农村部已联合水利部、应急管理部及中国气象局启动“奋战100天抓夏管提单产抗灾夺秋粮丰收行动”,重点通过单产提升和防灾抗灾两手抓,全力保障秋粮收成。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,目前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期,各地正积极应对自然灾害风险。

  “菜篮子”产品供给同样保持稳定。上半年,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2.8%,达到4843万吨;牛奶产量增长0.5%,至1864万吨;蔬菜水果供应充足、品种丰富,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。在畜牧业领域,肉牛养殖已连续三个月实现整体盈利,活牛价格触底回升,行情持续回暖。奶牛养殖方面,通过产能适应性调整和成本控制,亏损幅度有所减轻,6月份荷斯坦奶牛存栏同比减少4.2%,公斤奶成本下降7.7%。猪肉产量占肉类总量的六成左右,生猪养殖已连续14个月保持盈利,6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3万头,处于政策调控的绿色合理区间。为确保生猪市场稳定,相关部门提前释放预警信息,引导企业合理调减产能,6月份中大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.8%,预示着未来两个月出栏量减少将支撑猪价平稳。总体来看,“菜篮子”产品总量充裕,价格运行平稳,上半年批发价格200指数平均为119.91,同比降低4.13个点。

  农民收入增长和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,亿万农民的获得感持续增强。上半年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.2%,高于城镇居民增速;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.5%;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.9%。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方面,截至6月底,全国已累计稳定消除680多万监测对象的返贫致贫风险,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。有关部门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,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3283.3万人。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,各地通过产销对接促进农产品销售,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,并提供就业公共服务支持。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成为增收的主要动力,贡献率超过七成。乡村建设方面,各地聚焦“一老一小”等重点群体,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。目前,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%,行政村实现100%宽带覆盖和90%以上5G覆盖,累计建成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30多万个。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持续优化,已建成敬老院超过1.6万家。

  农业农村部表示,当前各地正深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整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通过健全责任落实、要素保障、社会动员和监测评价机制,协同推进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文化振兴、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,确保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地落实。未来,农业农村部门将继续强化政策支持,优化要素配置,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保障。(字数:85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