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汽车>正文

三部门联手强化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 全生命周期监管10月实施

时间:2025-06-21作者:中金在线阅读:49分类:汽车

  北京6月21日电(记者 王伟)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应急管理部今日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》,从生产、销售、使用、报废四个环节建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。这是我国首次对新能源汽车实施贯穿产品全流程的安全监管,新规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。

1.png

  根据新规要求,车企须建立"一车一档"电子安全档案,实时记录车辆三电系统运行数据。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李强介绍:"生产企业必须对已售车辆实施不少于8年的远程安全监测,发现批量安全隐患需在24小时内启动召回程序。"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召回数量达56.7万辆,其中电池相关问题占比达43%。

  在充换电设施方面,新规明确要求公共充电桩运营商安装温度、烟雾双传感装置,并与城市消防系统联网。北京市某充电站负责人告诉记者,改造单个快充桩约需增加投入1500元,但能有效预防80%以上的充电火灾事故。深圳已率先试点充电设施"安全星级"评价制度,将安全评级与电费补贴挂钩。

  针对动力蓄电池回收环节,三部门特别强调构建可追溯管理体系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测试发现,规范拆解可使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安全性能提升60%。目前全国已建成区域性回收服务网点1.2万个,但仍有20%的退役电池流向非正规渠道。新规实施后,私自拆解动力电池最高可处100万元罚款。

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指出:"新规将安全管理的重心从事故处理转向风险预防。"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王建强测算,全面执行新规后,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率有望降低35%以上。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000万辆,建立长效安全机制已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