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多家权威媒体披露,特朗普政府正酝酿对汽车产业关税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。白宫周三向媒体证实,总统已责成贸易团队研究针对特定汽车产业链环节的关税豁免方案。根据内部文件显示,此举涉及对进口钢铁、铝材及非核心零部件的分层处理机制,但整车进口25%关税维持不变。值得注意的是,即将于5月3日生效的汽车零部件关税仍将按原计划执行。
这一政策微调被解读为汽车行业游说力量的阶段性胜利。过去两周,包括Stellantis集团董事长John Elkann在内的多位行业领袖密集发声,警告现行关税体系将危及美欧汽车产业生态。由全美汽车经销商协会、汽车创新联盟等六大行业组织组成的联合阵线,更史无前例地联名致信政府,强调供应链成本压力已使诸多供应商濒临生存危机。
尽管释放出部分妥协信号,特朗普政府仍延续其关税威慑策略。总统本人在椭圆形办公室特别提及:"针对加拿大汽车进口的关税存在进一步上调空间,我们坚持必须优先保障本土制造业。"这种"选择性豁免+战略施压"的政策组合在美墨加协定(USMCA)框架下已有先例——符合原产地规则的车辆仅需对"非美国成分"计征关税。
据知情人士透露,当前谈判焦点集中于供应链认证体系的优化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与车企协商建立"白名单"机制,对符合特定国产化比例的零部件实施关税减免。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,与近期针对消费电子产品的关税豁免方案形成政策呼应。
分析人士指出,此次政策调整凸显白宫在贸易保护与产业现实间的平衡考量。虽然维持整车关税彰显强硬立场,但对零部件网开一面的做法,实则为深陷供应链困局的汽车制造商开辟了缓冲空间。随着2024大选临近,这种"精准关税"策略或将成为特朗普经济民族主义政策的新常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