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知名指数公司明晟(MSCI)于近日公布了2025年8月的指数审议结果,相关调整已于8月26日收盘后正式生效。此次调整中,MSCI中国指数新增14只成分股,同时剔除了17只股票。市场分析指出,被纳入指数的上市公司有望吸引更多增量资金流入,进一步提振市场表现。与此同时,多家外资机构近期纷纷发声,表达对中国市场的乐观预期,投资热情显著回升。
具体来看,本次新增的14只股票中,有9只来自港股市场,覆盖科技、创新药及新消费等热门板块;另外5只为A股上市公司,这些个股今年以来表现尤为亮眼,截至8月26日收盘,其中3只年内涨幅已超过100%。MSCI中国指数作为跟踪中国概念股表现的重要指标,其成分股调整直接影响全球被动资金的配置方向。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该指数累计涨幅超过30%,大幅领先MSCI新兴市场指数整体表现。摩根大通最新预测显示,MSCI中国指数仍有约9%的上行空间,年底目标点位或达89。
摩根大通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股票策略研究主管刘鸣镝表示,当前投资者正逐步加大对港股和A股的配置力度,资金回流趋势明显。她强调,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为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,若宏观环境保持稳定,年末指数有望实现进一步上涨。此外,近期多家外资机构也释放出对中国资产的积极信号,投资策略从观望转向主动布局。美国资管公司Raymond James首席市场策略师马特·奥顿指出,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强劲表现以及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,正推动全球资本重新评估中国在人工智能、芯片制造等领域的投资价值,相关企业的盈利增长已成为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。
综合来看,随着MSCI指数调整落地及外资信心增强,中国资本市场或迎来新一轮资金配置潮。市场人士认为,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、消费及医药板块有望成为资金关注的重点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