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郑州4月28日电】在新能源汽车出口激增和国际贸易格局演变背景下,中国汽车后市场企业正迎来品牌全球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。郑州国际汽车后市场博览会(CIAFF)28日举行专题发布会,宣布构建"展会+数字"双平台出海机制,助力企业开拓东盟、中东、欧洲等新兴市场。
市场数据揭示产业动能
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,我国汽车出口量实现三级跳式增长:2021年突破200万辆大关后,2024年飙升至586万辆,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达128.4万辆,同比增长6.7%。"这种跨越式发展为后市场服务出海奠定产业基础。"中汽协副秘书长许海东指出,当前国际市场正从全球化向区域国际化转型,要求企业必须建立本地化运营能力。
双轮驱动出海战略
CIAFF副总经理李琳琳介绍,本次推出的出海机制包含两大核心:线下依托郑州博览会打造实体展贸平台,线上通过跨境数字贸易技术构建云端服务体系。该战略已获得世界贸易网点联盟(WTPF)等国际机构支持,将重点培育跨国供应链体系,推动维修保养、智能网联等12大服务领域的国际合作。
机遇与挑战并存
商务部前官员吴国华在高峰论坛上分析,技术革新正重塑产业格局: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、智能驾驶软件升级等新兴领域,为中国企业创造差异竞争优势。但出海企业需应对各国法规差异(如欧盟新电池法规)、文化消费习惯差异(中东市场特殊需求)等四大挑战。
行业大咖建言发展路径
•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王治国强调:"新能源汽车已实现'弯道超车',后市场企业要借势而为"
• 许海东警示:"企业应提升管理、创新、生产三大核心能力,直面国际竞争"
• 车界春晚总导演王鹏透露,4月26日将举办1500人规模的产业融合论坛,设置智能网联、绿色能源、跨境服务三大分论坛
产业观察
汽车后市场涵盖购车后全生命周期服务,当前我国在该领域已形成完整产业链。随着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深化,以及国产新能源车海外保有量突破500万辆,专家预测相关服务出口规模三年内有望突破千亿级。企业出海既要发挥"专精特新"优势,更需构建数字化服务生态,方能在全球市场赢得持久竞争力。